顯示包含「All About U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All About Us」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9月15日星期日

別讓小人暗爽

有時很佩服有些職場上的人:他們不求有功但求準時出糧,對於被罵從來不會反駁,總是一套「世事早給我看透」的表情。相反地,有些朋友對於工作太上心,太投入,往往比較容易動氣,影響情緒。

最近有朋友向我訴苦:他在一家公司工作超過十年,一直表現出色,要業績有業績,下屬愛戴老細欣賞。但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是你控制範圍以外的,例如高層換人,來了一個料子一般用人唯親的上司。 

2023年5月4日星期四

民主以外看《人選之人—造浪者》

職人劇,要寫實要貼近現實,而職人劇不一定受歡迎,因為要是沒有戲劇性(甚至加鹽加醋)可能就會悶走普羅大眾;政治題材,並不是很多人都愛的,畢竟除了有些人選擇逃避面對之外,也有些人怕太艱深沒有共鳴。

 《人選之人—造浪者》是台灣最新近在Netflix全球上線的電視劇,講述選舉幕僚,然後從一場總統選舉前的十個月,帶出民主選舉相互攻防的戰爭,也展示了政黨政客與傳統媒體及互聯網世界的合作與對抗。短短八集,毫無冷場亦不誇張失實的將以上種種靠著出色的演員與編導拍出來,可算是近幾年絕不能錯過的華語職人劇。

2023年2月5日星期日

他們需要我們保護

對於下一代,我們應該提供怎麼樣的保護才適合?不如我先分享最近發生一件事:我的姪女唸中一,她之前希望考試後跟同學去看Slam dunk,由於我有積分可以買一送一,表示可以幫她們買票。原本她們打算到銅鑼灣Time Square看的,雖然那一家戲院我沒有一送一的優惠,我也打算請她們看電影,奈何那天那戲院沒有相關電影的場次,我提議她們不如到尖沙咀某戲院看,還可以拍照打卡,結果她的同學提議到旺角百老匯看,於是,我就到戲院幫她們買了星期一下午一點的場次。

直至星期天晚上,我從購票app發現,那麼大的場,還是只有那兩張我買下的票。然後我開始有點擔心,兩個女仔包場睇戲仲要旺角百老匯喎!跟弟弟談起,他也有少許擔心,於是跟爸媽說起,我提議:「不如你地搵個入去睇,但唔好坐附近唔好打招呼播!」同時,我也不想讓姪女不知這個安排,致電給她解釋,她再三確認麻麻唔會同佢打招呼遲過佢入場早過佢走唔坐附近,勉強同意這安排。不過幾分鐘後弟弟就致電表示姪女不大高興,於是,他跟弟婦決定照樣讓她們去看,教導一下萬一有事可以怎做。最後當然安然無恙看畢,而姪女表示,有十幾廿人一起看,還看得很開心。

2022年12月8日星期四

C朗與看演唱會的公公婆婆

先分享一個小故事:小學時期每星期有定額零用錢,那時,想買一盒Cassette,就要儲錢。某年冬天,梅姐的烈焰紅唇出碟(佢果陣都係同名大碟啦),推出那天,滿心歡喜帶著三十元到家附近的店購買。怎知店主說:「加左價喇,三十五蚊。」不是不夠錢只是沒有帶夠錢,那時貪方便帶了三十元就殺落去,結果,要再返家拿錢去買。

我們對於周遭有些事情都不希望他改變,特別是相關的目標,若果不變,我們努力向前跑就可以達到目標;只是,我們必需要明白,環境在變,我們也在變。最怕就是我們接受不了變遷,還守在那裡。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對英女皇的愛戴

當晚得知英女皇健康出問題,到半夜知道她離世,先不說其他人,我是難過的,雖然明白她已年屆九十六,難過的原因或許是兩天前才見她接見新首相,然後就離開了。身邊的朋友同事都突然傷感,其中一個同事說:「真香港人,才會明白。」

真香港人,才會明白。我們見到新聞報導香港很多市民到英國領事館致哀,當我們還可以這樣做,就做吧。然後有人問:傷咩心嗟,佢同你有親?佢為你做過乜?

2022年8月6日星期六

教員室的眾生相:Black Dog: being a teacher

被喻為韓劇三大職場劇(另外兩部是《未生》及《Live轄區現場》,2019年的作品年初終於在Netflix上架。我知這部是講述教育界的職場劇,我看畢首兩集沒有立即追看下去,原因,不是不好看,而是覺得,啊,太真實,女主角的遭遇太迫人,我是覺得有點痛苦。當然之後繼續看下去,紮紮實實而且情理兼備,演員們都極之出色,從頭看到尾都完整而有訊息的好劇集,我介紹給教育界的朋友跟弟弟,他們都讚不絕口。 

放心,就算你不是教育界(我也不是啊),你看吧!你肯定可以獲得共鳴,而且虛心學習,你會知道日後面對類似的情況,應該怎樣處理,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選擇。

2022年7月4日星期一

Shut your Mouth up

其實諗下自己講乜寫乜出口用下腦係咪真係咁困難呢?正如一班男人圍埋,講女都好常見,對女性身材評頭品足都非常有,當中用詞有幾Offensive唔駛筆墨形容你都想像得到,而開口講果班人可以覺得完全無問題。人品性格絕對有關,有時候唔需要用到好不堪入耳既用詞都可以好好笑好有氣氛,只不過,有d人覺得佢地咁講完全無問題。

最近發生一宗悲劇:一名少女疑似被前男友殺害。傳媒報導貼出女事主放在網上的照片,然後今日我看到一篇ig貼文,將一班網民完全不知所謂的評論貼出,嘩,我可以講,睇到真係火到黎。

2021年8月1日星期日

只有更荒謬

我今年四十七歲。是的,仍然活在這裡,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家人安好,朋友還在(雖然有些走了但世界很細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很想做個只要吃喝玩樂裝無知的香港人,可惜,做不了。

又,跟很多香港人一樣,我沒有家室,一個人活在這個香港,很辛苦嗎?辛苦是有一點的,大概在心靈上吧;想走嗎?想,不過放不下父母。還是相信,壞與更壞,殺到埋身才算,總還能夠在可以喘息的微小空間在活下去。

2021年7月17日星期六

《納米無明火》你在尋找什麼

或者跟很多人一樣,一看見這電視節目的名稱:納米無明火,自然地認為應該是將香港納米樓合理化然後順道Sell一下無火煮食的玩法。我也是這樣先入為主,所以,頭幾集,我完全沒有看。直至這星期二晚,不知為何睇完《大叔的愛》又沒有轉台睇Netflix,看著谷德昭訪問一對小情侶在銅鑼灣的窩居,有趣有趣——有趣在於谷德昭的自然融入住屋者的世界,有趣在於節目的取態。

然後我想起,啊,朋友們早早就說這個節目很好看,於是那晚一口氣看回之前的六集,然後剩下幾集也看畢了。這節目不是星期x檔案賣悲情,也不是安樂x將納米樓合理化然後聚焦裝修乜乜乜,是一個講述了十個居住在香港的故事,然後順道介紹無火煮食。

2021年6月30日星期三

言論自由

我第一次被面書禁言廿四小時。

三月底,我在私人面書轉貼一篇新聞,寫了「死洋鬼子抹黑我國疫苗」的戲言,然後他說我散播仇恨。今天,他說我在Blog Facebook轉貼出走美國果位王子果篇訪問,用上FAGxxt這個字,散播仇恨。由於三個月兩舖散播仇恨,要停我一日。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

校園欺凌是什麼一回事

最近中外娛圈都刮起一陣校園欺凌黑歷史爆料風,有些坦白承認認錯,有些被陷害,有些根本都不知怎能當是欺凌。其實大家都讀過書經過與人相處的年代,而究竟怎樣才算欺凌,又有那些其實只是開玩笑呢?

我先想起,原來遠在幼稚園年代,我媽告訴我,有位老師,曾經對我說過一些都幾過份的說話。

2020年12月31日星期四

去你的2020

大概不知多少年沒有寫這些年結感想,只是今年嘛,又難免想寫一點點,來自我提醒也好,作為一份紀錄也好。

對於2020,讓我最最最首先想到的四個字,毫無疑問是「適者生存」。

2020年11月22日星期日

讓自己快樂

母親說過,有良心的人活得比較苦,因為他們知道,違背良心的不容易與過意不去。所以,大概說明了,這些年來,為何我們很多人,快樂不來。跟朋友聊起,總會說到:「心情點會好?越睇越頂唔順,特別見到有D人完全無知地同你爭拗,好激心。」

我明白,我當然明白。只不過我一直覺得,情況越來越壞,有人選擇離開重新開始,而因為種種原因走不了的你跟我,有沒有做錯事,而是不是要因為這些不知所謂的人與事再影響日常的心情呢?

2020年10月8日星期四

不是電影的情節

還記得講述台灣白色恐怖時代的電影《返校》嗎?因為軍政府鐵腕管治,將所有跟共產主義有關的書籍列為禁書,然後有老師為了讓學生認識學習不同的東西,偷偷與學生研究這些被指是禁書的讀物。結果這個學習小組被告發,學生與老師無一幸免,被酷刑折磨至死。

這是台灣五十年代發生的事,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似乎類似的狀況慢慢出現:只要被指是危害國家安全,可以無限上綱上線,你可能被取消專業資格永不超生無法翻案,又或者被配合送中,呼天不應。

2020年9月4日星期五

開學了

這個不一樣的2020年,對很多人都是完全新的體驗,莘莘學子們相信也一樣:二月之後不用上課幾個月,然後返一返去,又話放暑假,然後又話開學,不過繼續在家用網上學習。

我唸書的時候,是很期待開學日的,特別是中小學的階段:我想知道我跟誰一班,誰會是我的班主任,拿到新書那種味道,立刻自動自覺用包書膠包好,還有來年的上課時間表如何。我不知道這跟我喜歡上學有沒有關係,但在我的回憶裡,開學日,都是快樂的。

2020年7月27日星期一

等到BNO回來了!

今日!就係今日!我終於從DHL派送員手上拿到我的BNO,即那本好可能被某國視為不合法旅遊證件但很多人口裡說愛國身體很誠實去申請的BNO!當派送員稱呼我為「廖先生」而我打開紙皮信封發現從英國入境署寄回的信封上將我的姓由Lui寫成Liu,我的確有擔心過BNO會唔會寫錯,好彩!所有資料正確,有效期,十年。

我不斷被身邊朋友話我咁遲先攪,咁結果都攪到喇,不如寫一寫究竟我幾時攪,點樣攪,等幾耐之類,等一眾比我更遲或者等得太久很擔心的朋友有個心理準備啦!

2020年7月2日星期四

小城故事

本故事純屬虛構,本故事純屬虛構,本故事純屬虛構。(重要事情要講三次)

陳先生,五十多歲,任職物業管理員(即係保安啦)。陳先生十五年前在朋友介紹下,於杭州娶了現任太太,並育有一名兒子。由於陳先生是真心愛國愛黨人士,他積極參與某建制政黨活動,努力支持,這當然也因為他覺得這些是真的能夠幫助他們的政客,例如,他很快就成功申請公屋,妻兒在五六年前就成功獲得單程證,成為永久居民。

2020年6月1日星期一

一起吃飯嗎?

好耐無寫有關職場的事。當大家被迫或者被安排在家工作好一段時間,終於慢慢回到辦公室,覺得還是回去上班最好因為在家工作是自動OT搵笨實的,然後,同事之間有一種久別重逢之感。有些朋友,時常跟同一批同事食飯,一個星期無四五日都肯定有三日。

其實,你喜歡與同事食晏嗎?

2020年5月18日星期一

騙不了自己

我不是不想寫的。我還想寫的。這些日子很忙嗎?又不算,只是,有點逃避走到電腦前,去寫這些。

只不過,我天真的相信,不止我一個香港人有這樣的感覺,還是希望寫出來,能夠讓某些有共鳴的朋友們,有個樹洞。

2020年2月25日星期二

醫護不用聽歌

很多很多年前,聽著We are the world地球大合唱明天會更好,啊,覺得很齊心地為一件事發聲,多好!也許當時年紀少,只看到這些表面的就覺得很足夠,世界多美好。當然,那時候,還沒有互聯網,要喚醒大眾就一件事齊心協力去投入,的確,是需要當類似的歌曲或者演唱會。

每件事都不能直接拿來比較,今時今日面對武漢肺炎,無論本地或者內地的醫護,他們究竟最需要的協助是什麼呢?大概應該是足夠的保護措施,足夠的人手,與及政府配合減少疫症大爆發。偏偏,這個時候,兩位上晒神檯的天王級歌手,一人一首歌,為醫護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