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田馥甄」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田馥甄」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5月2日星期日

秘密借給你:田馥甄《無人知曉》

從來不是SHE的粉絲,又,當年是身邊朋友們強力推介買了Hebe單飛的《To Hebe》,那年是2010年。十年後,他推出第五張個人專輯《無人知曉》,而上一張《日常》,我還是放在iPhone內常常聽的。 

這專輯也是我常聽的,是可以從第一首聽到尾再聽再聽,細嚼歌詞又有另一種味道,放在不同精神感情狀態的人身上,看著那些時而美死時而有很大殺傷力的MV,更喜歡這專輯了。有說這是Hebe將心底最隱秘的心事用這專輯的歌向我們展示了,不知道,只知我在當中,找到了共鳴,讓我哄哄自己。

2016年10月8日星期六

獨樂慢活:田馥甄《日常》

聽歌的習慣是這樣的:先聽幾次,音樂演譯吸引的話自然會繼續聽,然後某個晚上,突然閒著,拿出歌詞細讀,再體會另一層次的快樂。當然,不是很多音樂作品可以做到的,而這次Hebe的《日常》,對我來說,可以。

一直大安旨意相信八月初到台灣可以買到實體唱片,故博客來有預售都懶理,怎知原來今次玩法變了:實體限量,其餘網上買,所以去到台北,完全找不到。幸好皇天不負有心人,回港後找到了。我是個老派的聽歌人,還是喜歡拿著實體唱片讀讀歌詞,否則怎可以欣賞這次美指的厲害:這個粉色的Colour tone,還有北歐風的整體感覺,拿著這唱片,愛不釋手。


2014年3月18日星期二

適合小品的田馥甄《渺小》

首兩張專輯是讓我越聽越喜歡的她,來到這一張《渺小》,我買了很久,聽了好幾次,就不知為何聽到睡著了。最近因為某首歌曲,讓我決定再聽一次,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似乎唱片公司有心讓她在這張唱片轉型,於是,之前平易近人帶點文藝又女性心事的歌曲,這次只有在唱片的下半場出現。正因這樣,我參透我為何一直聽到睡著。

2011年9月23日星期五

越聽越愛的田馥甄《My Love》

首張大碟無論在音樂風格與流行元素都得到極高的評價,任何歌手第二張唱片是最難做的,特別是珠玉在前的例子。首次拿到這張《My Love》包裝是簡約而有風格,已經先拿印象分,聽過一兩次覺得不及首張唱片。

不過很有趣的是,這張唱片越聽,你會越喜愛。

2010年12月27日星期一

清新貼心的田馥甄《To Hebe》

都說過了:早前有朋友不斷推介我聽這唱片,我總是沒有機會聽,不過在簡單生活節聽了她唱兩首,就挑起我買她這張單飛大碟的想法。是的,我連一張S.H.E.的唱片也沒有,對她的印象是零,於是,就像聽一個新人的首張唱片,我得到的比想像更多。

說她是新人當然並不恰當,但並非每個組合成員單飛出碟都交出水準(不要跟我說蔡卓妍),這張《To Hebe》製作認真,並沒有因為她有固定客源而隨意製作一張唱片,是聽得出歌者有其想法與方向,而且找來的音樂人亦絕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