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莫文蔚」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莫文蔚」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

目不暇給的完美演出:莫文蔚絕色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

莫文蔚唱得,音樂作品一直有水準有突破,在台灣早就拿到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兩次。他的現場演出有想法有水準,我早就在他2000年於新伊館的演唱會看過了。這次香港站,是他在大形場館開演唱會的最後一次,香港站亦是最後一站。他事前表示會唱很多廣東歌,這是期待的。

不知跟那張絕味海報有沒有關係,演唱會銷情一直欠佳。或者應該這樣說,除了去年因為一首呼吸有害讓他首次在所有頒獎禮獲得年度歌曲這個大滿貫殊榮以外,香港樂迷與樂壇一直都沒有好好珍惜他。

2018年9月1日星期六

沒驚喜的:莫文蔚《我們在中場相遇》

已經很久沒有見過一張唱片的文案如此多!莫文蔚重回Sony的頭炮就是這張出道廿五年的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將唱片分成上下半部,找來超過廿位音樂人,分為大師級及音樂才子;包裝落本,本人特及設計的廿五周年logo加襟章,中間拉開的紙盒,兩份歌詞本當中,其中一份有一篇長達十二段的文字介紹他這廿五年的音樂發展,然後每首歌都有一大段文案,誠意的確十足。

文章提及莫文蔚「共推出了十三張國語專輯,目前是香港女歌手之冠,且張張都在華語樂壇名留青史」。只是無論包裝怎樣文字怎多,還是要回歸基本部:音樂如何,有沒有為這個所謂中場總結展望來得出色。只是,找來那麼多大師級音樂人才子,各人交出的作品出色的不多,都別期望歌曲之間的串連。

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

瑕疵:是愛還是好勝的堅持?

不是因為第一篇念念不忘與第二篇羅生門有不少朋友讀過而寫這篇,其實最重要原因,是因為我覺得瑕疵是一首好歌,況且,坊間時常說的三步曲就漏了這首,連填詞的也說這是外傳。

既然前兩集都舖排了她出場,不如了解有關她的故事:跟他愛上,是錯誤是孽緣還是自己沒眼光?



2015年2月25日星期三

放手重來:莫文蔚《不散,不見》

她去年經歷喪父之痛,演唱會也取消了。然後,她選擇與丈夫放三個月假遊歷大世界,放下一切,讓身心都好好休息。然後,推出這張名為《不散,不見》的唱片。

反覆聽了很多遍,再細讀歌詞,彷彿各填詞人都替她寫下不同的心靈雞湯:如何珍惜所愛,如何懷念至愛,如何放下如何坦然。所以,唱片內的歌曲都偏向淡淡的,時而充滿濃濃的情緒,釋放思念,亦有看透世情,分享過來人的想法。這不是一張在音樂上有大突破或驚喜的唱片,但卻很耐聽而且聽得很舒服。

2010年9月19日星期日

聽她說故事:莫文蔚《寶貝》

我喜歡聽的歌手大都是唱出感覺,而非那些字正腔圓但不能感動我的。莫文蔚是這類:有人覺得她唱歌很難聽,因為都用喉嚨聲,但我卻很喜歡她的聲音,與及她表達歌曲的細膩度。經過一連兩張較為電子味濃的唱片,她繼續堅持唱作路線,音樂上沒太多花巧,以旋律及歌詞細訴故事,這就是她的全新唱片《寶貝》。

這張唱片繼續與張亞東合作,這次似乎他們想告訴大家:張亞東的不一定要很型格,也可以很真摯動聽的。

2007年12月18日星期二

超班之作!莫文蔚《L!VE IS...KAREN MOK》

曾經有人說過,如果莫文蔚不是那麼標奇立異,乖乖的當一個唱k歌的女歌手,她根本有能力是一線女歌手;最近有大陸品牌以莫文蔚的名字代言臭豆腐,其實亦有點意思:因為對於莫文蔚,可以很喜歡,可以很討厭。

等了一段長時間,她一手包辦寫了九首曲,推出這張以演唱會為題的《L!VE IS...KAREN MOK》。表面寫演唱會的百態,當中亦有活出自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