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公佈頭十首之前,講講有五首入唔到廿大。排名不分先後有:不要忘記沿途風景(許廷鏗)—有一種淡淡的溫暖與放下感覺;再見有時(重逢版)(Sica&周國賢)—合唱版得出嘅火花係幾估唔到;離合的藝術(梁釗峰)—終於佢用最純粹唱法去演繹一首說書人嘅作品;老積(魏浚笙)— 佢越唱越好,而呢首曲詞又好配合佢年紀;普渡眾生(林家謙)—歌比戲好,只係個人共鳴感唔算好強烈。
咁,睇下我最有感覺十首係邊十首:
今年都會揀廿首歌!不過今年想做多少少,我究竟2024對於邊幾位男女歌手嘅歌最有印像。或者當中有你可能錯過,又睇下合唔合你口味。
頒獎禮都係用黎討論,但麻煩自己搵歌黎聽,好唔好合唔合自己口味都要聽過先知,當然最重要真金白銀支持你覺得好嘅歌手啦!
其實好早已經揀好廿五首,但一直好忙好忙,又或者,忙完,係希望好好抖抖,所以一直未有動筆。終於今晚乖乖坐埋電腦,開工。
長氣都要講:一切單純個人選擇,而自從有用KKBOX,我都會一直將覺得喜歡嘅歌放入一個Playlist,然後要揀廿首,比較有目標;另一參考,就係自己上年究竟邊啲歌聽得最多。不如講講剛剛入唔到廿大幾首作品:列車上對坐的兩個人—盧冠廷/林家謙、再見寧靜海—陳卓賢、命—藍奕邦、隱型遊樂場—張敬軒、Be Right Back—RubberBand。
有說林家謙演唱會的票跟買Mirror演唱會的票一樣難,我明,我非常明白。就算有信用卡優先訂購,就算我相信到時有亞洲萬里通換票應該會易少少,不過我都不抱期望。然後想起朋友是相關銀行信用卡的高層,而對方剛好不在港,試試傳一個message問問,他又問問同事,結果,得左。而一路以為我那場8月26日是尾場,然後,加場,然後,一個颱風,那個加場,也不是尾場。
更有趣的是,原本約好朋友一起看,結果他又有朋友買了同場,不打緊,林家謙啊,立即有同學仔應機,於是,這位同學完騷後表示:「真係要好多謝你個Friend」,因為,這個演唱會,太精彩。
無想過,林家謙咁快開紅館。作為近代能夠跟Mirror匹敵男歌手之一,就算只有兩張唱片加三首自己歌,當然同樣一票難求,但更無想過,竟然一開六場。於是,去年年底推出的這一張《(Seven)7》, 作為一位歌手的第二張唱片,還要第一張是完全叫好叫座,第二張唱片行內都出名最難做。
作為唱作人而且無唱片公司,林家謙明顯沒有什麼「如何製作第二張唱片的壓力」,他繼續將其想唱想作的交出,突破是有的,而且更成功讓自己的Fans因為他而接受不同的林家謙。
2021年廣東歌比2020年更多選擇,而我亦繼續聽繼續買繼續聽繼續買(除了唱片還有單曲)。既然如此,當然要紀錄一下,去年我最喜愛我最常聽的廿首廣東歌。
長氣都要講,無公信力,純粹個人去年真係聽得最多又最喜歡,然後發現,咦?乜咁多快歌呀!乜咁多英文歌名呀?
其實當聽到《音樂永續》我係先潑冷水:喂,你要推動音樂又叫人翻唱?咁,IFPI計劃是咁的:申請者須從大會指定的「銷量曾獲得白金唱片或金唱片的專輯」内合計6231首歌曲中選擇歌曲進行重新編曲、製作及發行。申請者必須是於2019年12月31日或之前已於香港註冊的唱片公司,並於200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間曾在香港進行商業發行,或是指定歌曲中的原出品人。成功申請者每首歌曲的錄音預算上限定為港幣六萬八千元,最高補貼額是合符資格製作總費用的90%或港幣六萬一千二百元,以較低者為準,而其中至少80%必須用於僱用至少6名專業音樂製作人員,以錄製及發行有關歌曲。
去年咁環境呢個計劃都應該幫唔少音樂人有工開,共有113首作品推出。嗯,我真係大部份都聽過(聽唔聽得晒就另一回事),的確當中有驚嚇度極高作品又或者好似有人俾錢我入錄音室唱K。不過咁,又的確有好精彩既作品,亦有好多係我未認識既名字或單位。以下推介作品係我真金白銀買左既,睇下岩唔岩你地聽:
又是一個久違了的環節,因為過去一年太過特別,覺得選一選自己喜歡的廣東歌跟你們分享一下也是好的。而首先對於可能質疑我有幾鍾意聽歌的朋友或者可以說少少:我繼續買好多實體唱片,還有付款買單曲,沒有實體的也會課金支持。
至於我接觸新歌的途徑,我沒有聽收音機好耐,全靠網上發現/朋友推介等等,所以,首先自首,我沒有看鄭中基的劇所以那首歌還沒聽,我今天才發現《埋班作樂》然後課金買了來聽,所以,純粹個人喜好,而且所選的,都是有感受的歌。
記得第一次聽下一位前度,那時的感情狀態一聽就哭了,還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歌是這樣,覺得他的歌聲很特別,高音有點偏尖,但這歌,太有印象。然後,聽到了一人之境,這時心態又不同了,覺得這歌很有意思,於是決定一定要買這唱片。
買了,轉成mp3,聽了很多很多很多次,是那種聽完再Loop下去的聽。二十五分鐘的這張唱片,就像經歷愛情最痛的一刻,扮作康復,終於看透,再站起來,是療癒的。後來才知,這張實體唱片只出一批,對於還愛擁有實體唱片的我,更愛這張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