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HK Dram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HK Drama」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5月25日星期日

真亦假時:哪一天我們會紅

我是一個從BBS年代到寫Blog到用Facebook Page的人,我不能說我非常跟得上這個互聯網的變化或者涉獵其他Media如IG或者Youtube,亦沒有慣性收看Youtube Channels,但總算認知這個維度發生什麼事,同時,亦知道近年的中小學生,志願是成為Youtuber或者KOL。

Youtube Channel或者KOL的出現就是這近十年的事,而在香港社會這一個圈子的人亦因時勢踩入娛樂圈廣告界,曾經很高峰,近年開始慢慢出現轉變。同樣地,有一些人對於Youtuber或者KOL蔑視或者看不起。怎樣將這個世代產物或者「網民是上帝」的心態,用一部劇集寫出來,連結現實發生的事,再帶出想讓人反思的訊息,《哪一天我們會紅》是很成功的。

2025年3月28日星期五

有趣奇幻的《弊家伙!我要去袚魔》

大概就如導演兼編劇戚家基所講:《弊家伙!我要去袚魔》開播前應該十個著八個無乜興趣,從節目巡禮睇到的Trailer,強尼阿妹Kathy仔做主角(!)疑似驅魔但應該無乜Budget玩low tech feel,大家都明白,該台近年推出之電視劇,十套著七八套都放返一兩個Mirror Error 或者Collar落去,再唔係應該有可以炒熱話題外援,但此劇,通通欠奉。

我是後來才開始看,因為播出時很忙又出差了。不過不斷不斷從身邊朋友與及社交媒體看人討論,嘩,好正,Cult得黎又有訊息,唔知又係唔係隱喻云云。其實是否隱喻什麼,從來都不是決定一套劇是否精彩的主要原因,反之我看畢這廿集,是少有ViuTV拍出一部奇幻而劇情整體算完整,人物角色鮮明,更厲害之處是除了幾名主角,你會記得很多很多很多角色,他們是誰,與及他們的遭遇。

2023年9月21日星期四

神不神劇已不重要:《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

或許因為頭十集我都忙著沒有時間看,然後用了一個周末看畢十集,再跟大家一樣晚晚從App收看足本版。第十四集,看畢那晚,睡不著;大結局,看畢情緒一直處於低壓區,第二天一直聽著幾首劇集有關的歌。

從來喜歡一部電影電視劇或者一首歌都是很個人的口味選擇,技術上的高低當然可以由專業人士點評,不過高技術的作品從不代表是一部好作品。我只知道,在2023年,或許不少香港人跟我一樣,被《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感動,然後想到很多很多。 

2022年2月16日星期三

選角對了贏了一半:IT狗

播完差不多十日,有無朋友跟我一樣好失落?為免無咁失落,我睇完立即再睇一次,無錯,《IT狗》播出果廿集,我同一班朋友好開心,有時更乖乖坐定定睇直播,然後一邊睇一邊吹。當中有IT界的朋友不斷表示「喂呀男B真係好鬼似我同事」之類之類,追電視劇(仲要身邊好多人一齊追)係一件好爽嘅事。

究竟呢套係咪喜劇咁簡單?唔係,肯定唔係!當中有關追尋夢想係一個題目,有關初創又係一個題目,仲有危機處理啦公關啦甚至有關Teambuilding之類都精準用一兩集有趣介紹,當然仲有最後一集好多好多比金句更有份量嘅對白,又點講得晒呢?不過套劇咁成功,我非常堅信,選角有極極極大原因。

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2020年我最喜愛的《暖男爸爸》

2020年我們過得好辛苦。當我們覺得自己很苦,其實別人也過著自己的生活,可能很苦,可能學習如何從苦中過活。每個人都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同時我們或者能夠幫助別人渡過難關,這就是《暖男爸爸》給我最重要的訊息,這部很貼地而且以平淡生活化的劇情去說故事的電視劇,不單單是暖,還有很多讓人深愛的原因。

看這部劇我哭了幾多次?不記得了,只是很多角色都讓我深深記住,而他們的人生或者治癒的過程,都是寫得細緻而動人的。

2021年2月1日星期一

不只熱血的《男排女將》

究竟《男排女將》我覺得有幾好睇?我都曾經係面書發表過:我係遲人好多先開始睇,身邊朋友呀網上呀不斷喪見大家極推乖乖番屋企睇電視(再直落睇埋造星3),於是,我應該係12月16日開始睇,即係,離大結局仲有兩日,然後痴線到,12月19日半夜三更,睇晒。

ViuTV2020年自製劇非常精彩,《歎息橋》我亦是極速睇完,最近又係極速睇完《暖男爸爸》(放心,點會唔寫),我無寫既《二月廿九》其實亦非常精緻(只係少少爛尾),而《男排女將》之所以好睇,係,我鍾意睇排球,但其實本地劇集寫體育出事率極高,通常都係兩個可能:變左卡通化超能力,或者是是但但體育成配菜實質主菜係四五角戀,《男排女將》二十集以甲一球隊力臻因為球員較矮小,由葉鳳儀這名女教練執教從丙組打到甲一的故事改編而成,找來極度合適的演員,就算成本有限都認真地拍出一套以排球為主軸的劇集,盡量貼地而且不會一味唱好,劇情起伏大都有節有理,這就是一部成功吸引香港人乖乖地趕回家追劇的電視劇。

2020年12月20日星期日

俾個機會本土創作:《歎息橋》

電視不是必需品:又或者應該這樣說,免費電視台不是你我娛樂唯一提供者,最緊要有得揀。於是,世界這麼大,日韓台外國製作甚至國產劇都各有捧場客,而我們認識都可能從一兩部神劇開始。然後「隔離飯香」,再加上先入為主,放棄港劇。這個理論跟那些口邊常說「依家廣東歌唔及以前好聽」然後根本其實好耐無聽過廣東歌的論述一模一樣。

所以,我不會開口埋口批評大台劇依然垃圾(因為我好耐無睇),而值得推介的本土劇就花點心機介紹好了。《歎息橋》沒錯是一部有國內資金聯合製作,但整部劇集的編導演都是香港貨,而且那份本土味濃烈,只是因為有了比較充足的資金,可以出國拍攝,製作上可以更落本錢,於是,成了這一部ViuTV上半年非常多人喜愛的電視劇。

2018年11月20日星期二

貼地精彩的《I Sick Leave Tomorrow》

自問沒有囉過假sick leave,又或者自己好彩,沒有做過一份連請假都覺得自責或者被懷疑的工作。縱使我相信除了有不近人情的僱主與及人渣的HR之外也會有實在平日表現與工作熱誠讓人覺得唔抵可憐的員工,不過,的確要迫到自己放病假來抖抖氣,大有人在。

於是,這個《I sick leave tomorrow》的話劇,吸引我的當然是我很喜歡的演員韋羅莎,另外是演出地點在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一個只能容納約一百人的小場館,演出跟觀眾的互動是絕對可期。結果,從我拿著那張猶如工廠打卡的入場劵在門口打了卡,到打卡離開還跟三位演員合照,超過兩個半小時,我樂透了。

2017年12月3日星期日

淡然而細緻的《短暫的婚姻》

其實陳奕迅真的懂得演戲的。最深印象當然是與(果陣時仲係靚到不得了的)張柏芝合作永遠的經典十二夜。所以,當知道他會幫ViuTV拍攝劇集,已經很有興趣知道是什麼一回事,當然也明白應該是唱片宣傳之一。到後來得知這是一連五集的迷你劇集,這部《短暫的婚姻》找來莊梅岩寫劇本(一位多次獲得舞台劇劇本獎的劇作家),點五步陳志發導演,這個陣容已經夠吸引。

我是錄了那個一氣呵成的電影版來看的。的確很喜歡,喜歡的原因是劇本把婚姻與愛情寫得很生活化,對白很細緻,畫面有格調,有點近似《瑪嘉烈與大衛:綠豆》但又不盡是),又或者可以用「很無印」來形容。

2017年9月20日星期三

演員很落力:搞大電影

《誤人子弟》是我其中一部All Time Favourite,所以前陣子電影台播,我在面書放了幾段經典片段,反應非常熱烈。然後,當知道黃秋生跟林海峰要演舞台劇,還有很很很喜歡的韋羅莎,能不看嗎?

多得朋友幫忙,買到第四行的票,近距離看這部改編劇作家David Mamet的Speed-the plow,一部只有三個演員兩個場景的舞台劇,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呢?

2017年9月4日星期一

造作的《瑪嘉烈與大衛系列:前度》

很喜歡《瑪嘉烈與大衛:綠豆》電視劇,喜歡到寫了幾篇當中的主角愛情想法,然後到了《前度》,沒有看過書,知道是關於男女主角之前發生的事,知道換了男女主角演員,知道製作班底換了(因為跟原著作家意見不合好似係)。播出了,錄下來,最近看畢。

其實《綠豆》描述的,都是瑪嘉烈與大衛由相識到分手的事,當中很平凡,牽涉的其他人物與事情也並不峰迴路轉,為何會成為我的最愛(或者很多人的最愛)原因是拍得細緻,演員演得好,配合的歌曲很準確,畫面的設計很不一樣,對白不多而留白讓觀眾想得更多。於是《前度》由原著作家主理,換了編劇與製作人,試圖延續風格,奈何東施效顰,變得造作,劇情不流暢,劇集節奏時快時慢,縱使好幾位演員演得很不錯,結果也是趕客。


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為何喜歡《愛我請留言》

喜歡一部電視劇,或許是當時太過著迷,那麼,隔了好一段時間才寫,應該會更清楚。大結局那晚我不在香港,回來後翌晚下班回家立即看錄影,然後我也有告訴面書上的朋友,我很喜歡這個大結局,還立刻再看一次。

是的,劇集收視普通,但很有趣地網上迴響很大,而我又認識不少朋友有追甚至像我一樣,好幾次因為劇情對白以至配樂的到位而共鳴甚至流淚。別人為何喜歡我不知,但我總可以寫我的想法。

2014年4月12日星期六

《愛我請留言》的情已逝

本來不打算在劇集中段寫的,不過,這部播了十集的劇集,讓我看到很多愛情的感觸與回憶。至於劇集整體的,我想我在播完之後會再寫。

這次寫的,是女主角茹初見與拍拖四年的男友張日熙的分手。編導把這段情很清楚而赤裸裸的交待,而當中的經歷,是很現實,你或我都曾經有過。(注意,別在這篇討論演員演得怎樣,請等到我寫劇集那篇才討論)

2014年3月15日星期六

從食為奴看無線的不思進取

對,你可能會說:對無線的劇集還有什麼期望呢?我不是那種沒看過就肆意批評的人,而選擇開始看一套劇集一定有原因的,這套食為奴也不例外。

最初被吸引的,肯定是這一部有關於吃的劇集,還有王祖藍與及部份《老表》系列演員帶風趣的演出。看著,我知這劇夾雜著宮廷爭權戲,雖然張繼聰外表實在有點難以說服像一個皇爺,但他跟黃智賢是很落力的演,以致這條線的劇情還可以。不過,劇集最後十集,越看越想放棄。


2013年9月9日星期一

低質的廣告雜誌:衝上雲霄2

我不是一個隨便寫一篇文章來批評一套電視劇的,的確,打從我把錄下來的集數一直看一直看,再回想早前不同報紙在造勢說什麼熱潮哪裡感動,越看,越懷疑這是不是整套俾面的計劃。十年前的衝上雲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近代經典,十年後這個續集,很多人有期望,亦期待著。

要開拍續集,還要十年之後,人腳不齊一定會遇到,問題只是你如何去寫,能不能讓觀眾可以將那份情意結帶到新一輯。不過可惜的是,看畢今晚的大結局,這套續集實在頗慘不忍睹,更加覺得,為了很多沒有收費電視的人,請這個無甚建樹的政府盡快發牌予其他電視台。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

有意思的師父明白了

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對於這部電視劇在最開初應該沒有什麼吸引力:卡士沒怎樣,劇名有點奇怪,看廣告我想起劉華的大隻佬。就是首播那一晚,剛巧轉去收費台,正開始重播首集,一看,有趣啊,就繼續追看下去。

身邊聽到不少朋友原來都有追看,還像我一樣,覺得挺有新意有意思,不是什麼情情愛愛那麼簡單,反而當中滲入佛理以至人生哲理,昨晚終於大結局,你喜歡嗎?

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局部破格的熟男有惑

並不多完成整套無線近期的劇集(對上一部是老表),這部熟男有惑,是被他選的並非熟口熟面卡士吸引,而一邊看一直覺得並不特別出色,局部好玩,而你說很破格嗎?又不盡是。

首先有很多沒有看過整部劇集的人,實牙實齒的指這劇集抄這部抄那部外國劇集,我呢,只可以說,當中肯定有Inspired by韓國的紳士的品格與及日本的不能結婚的男人,當然外地的呢,我沒有看過,我不知道。不過,這題材不是什麼新鮮事,只要你玩得出色,就沒有人介意你Inspired by what。


2013年2月8日星期五

老表爆在什麼?

終於今晚看了大結局,開開心心大團圓,沒有太大驚喜,不過我身邊的朋友們都說,很久沒有追劇追得那麼高興,夠新鮮夠好笑夠不一樣。

作為一部Sitcom,個人覺得是近年少有的成功例子,著實劇情又不是什麼特別,為什麼那麼令人喜愛而且成為城中熱話呢?

2013年1月6日星期日

就是ABC餐的大太監

我其實真係對無線劇集興趣無乜,去年只係睇過心戰與及4 IN Love。咁,由於係黎耀祥加米雪,我又錄低大太監。假期至今終於睇完,不得不佩服自己好耐性,其實,一邊睇我已經一邊問自己:好唔好放棄?

編劇可能知道觀眾有要求,不過好既編劇可能已經離巢,於是就算係台慶劇,三十多集,只能夠係大框框跟歷史,其餘枝節推進就好似執藥咁,宮廷劇嘛,一定要有呢樣呢樣同果樣,但又由於製作時間所限資源所限,所以,就算演員如何努力,只有出現無戲可演與及為演而演,還未計,有好些演員真的未夠班。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趣緻的小品:4 IN LOVE

又很久沒有看過無線的劇集,不過戚其義加周旭明實在不能錯過,而且看預告片又很有我極喜歡的飛女正傳的影子,再加上演員配搭新鮮,決定一看這部4 in Love

星期五晚安坐家中看畢大結局,很喜歡這一集,有甜蜜有諷刺時弊有講愛情哲理,至於整部劇集,也很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