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從BBS年代到寫Blog到用Facebook Page的人,我不能說我非常跟得上這個互聯網的變化或者涉獵其他Media如IG或者Youtube,亦沒有慣性收看Youtube Channels,但總算認知這個維度發生什麼事,同時,亦知道近年的中小學生,志願是成為Youtuber或者KOL。
Youtube Channel或者KOL的出現就是這近十年的事,而在香港社會這一個圈子的人亦因時勢踩入娛樂圈廣告界,曾經很高峰,近年開始慢慢出現轉變。同樣地,有一些人對於Youtuber或者KOL蔑視或者看不起。怎樣將這個世代產物或者「網民是上帝」的心態,用一部劇集寫出來,連結現實發生的事,再帶出想讓人反思的訊息,《哪一天我們會紅》是很成功的。
這個劇集不簡單:十五集,主線人物眾多,身邊的角色也不少。莫講如何將所有人物連起來,令每個人物都讓人記得,更難。兩個主要的Youtube Channel:已經上軌道擁有不少員工的層層疊,由況哥(岑珈其)、味精(黃溢濠)、雞粉(鍾雪瑩)創立,還有當紅KOL Kimchi(林宣妤),與及由另一Channel無景深加入的Yannis(謝咏欣);而無景深就由三個從電影系畢業的同學組成年多,Michelle(邱彥筒)主理行政,Jacky(蘇振維)當導演與及Gthan度橋編劇(張毓軒),旗下有只有清純外表不知自己想要什麼的Sugar(鄧濤)與及後來加入的資優學生aka Youtuber維基的Anna(許軼),無景深正經拍片但沒有獲得多人關注。劇集一直用心去講述要經營一個Youtube Channel的難處:你想紅,如何獲得更多關注,之後才可以搵錢;你紅了,是一個很多人喜歡的KOL,有幾萬甚至幾十萬人喜歡你關注你的一舉一動,你要如何建立你的人設?在這個世代的紅人,你又要經營你的社交媒體,你同樣要與支持者互動,私生活?可能沒有了。
當然有其他受歡迎的頻道:賣同居情侶恩愛的格拉底(戴玉麒)與士多甩(林熙彤)及他們的貓白拉圖,24Bobbies賣人格分裂的Bobby(麥沛東)、好女人荼毒室的修女陳德蘭(陳琬瑜)、還有賣真癲的子河車(蔡翰億)與及貓異工實質為做生意的(彭秀慧)。
然後有Youtuber聯乘、無景深錯有錯著多了人關注,以為拍到層層疊況哥與Kimchi拍拖可以大爆特爆結果輸經驗被人先爆了,被KOL大經理人丙先生(楊偉倫)找去跟其他Youtubers一同拍廣告被走數,天真地以為可以追數結果被大規模攻擊人格謀殺,命不該絕更被人拿來借刀殺人。這都是前十集主線的劇情。
最後的五集,編劇野心更大,同時順著這個時勢的發展:Youtuber / KOL殺入電影界。這時大家才知道為何Michelle有鏡頭恐懼,她的爸爸是爛片監製錢富祿(田啟文),帶出傳統電影人看不起Youtuber / KOL但因為他們很紅,而Youtuber / KOL希望進入電影界。這段戲也側寫了拍爛片的做法,但後來更諷刺有些香港電影根本拍不好但被吹捧/情緒勒索到有好成績。
有人說「三層公寓」離題,但其實這也是Youtube Channel發展後期自製節目的寫照,同時帶出劇中三對情侶的愛情發展:拉拉與多多究竟是為了愛還是因為搵錢工具分不開,所以繼續相愛;Sugar與林特(李琛瑜)因為價值觀越行越遠單方面決定分手;最重要當然是Kimchi終於受不了況哥什麼事都沒跟她商量而決定分手,再舖到大結局Kimchi被人格媒殺救層層疊,同時無景深越來越紅,希望找人拍攝當年畢業作品《殺人回憶》——講的就是一個少女被網絡欺凌選擇輕生,應對Kimchi受不了Haters的攻擊選擇輕生,劇集,是希望帶出大家能夠反思:公眾人物也是人,每個人在網上隨便肆意批評,其實可以對其他人造成很大傷害。
所有Youtubers一起集合網絡力量去救Kimchi,這一幕,你有想起香港幾年前,大家知道有同路人受不了要走,大家如何憂心與盡力地救人嗎?
劇集到結局是完整的,由況哥跟Michelle說,要珍惜身邊的人,或者也看著無景深可能正步向層層疊會走的路;另一邊層層疊為了自救沒有選擇地加入了凌老闆(凌文龍)拍垃圾Reel或短片的公司,網民,真的只要娛樂不用內涵,越垃圾越嘩眾取寵越多人like & share?
劇集的對白與剪接都出色的,貼近現實也拿捏得很準確,特別有好幾句讓Michelle講的都很有趣,例如「ViuTV出面低Budget都拍到啦」、「你以為你睇緊八點半婆媽劇呀?十點半都黎緊啦(劇集播放時間是九點半到十點半)」,還有Anna那些非常抵死絕核一針見血的分析,幫助角色也幫助劇集;當然不能不提,Bobby最後的直播,大概替很多未紅的演員吐心聲,還有凌老闆對於網絡發展的看法,也讓人想到很多。
對於愛情線,也很出色,不會出現多餘的愛情發展,某某某移情別戀之類,當中的愛情線都跟劇集發展有關的。
更不得不提的是,劇集真的衝出電視,兩個Channels也有ig與thread,配合ViuTV的Facebook,將被刪剪片段放出,互動之餘討論氣氛炒得更熱。
演員們有很多都大有驚喜:Marf劇集開首其實沒有很搶眼,角色所限,到後來將Michelle決斷有想法但當中亦帶有點年輕人的青澀,這跟她的父親職業從小看到大的認知很有關係;Day首次拍劇將Anna演得立體有趣,那種活於自己世界那種堅持信念尋找人生樂趣的女生,喜感滿滿但很生活化;蘇振維與張毓軒演的Jacky與Gthan正正是兩種人:堅持理想的學院派與衝動的連登仔,兩人的火花滿滿;鄧濤演的Sugar將那種還不知自己想怎樣戀愛至上的女生演出來,她跟李琛瑜的林特原本是祟拜一個追求夢想的男友,林特參考哪個藝人都不用多說,李琛瑜將那種自戀到自卑演出來了。
層層疊那邊,林宣妤是越演越好,到後期將Kimchi在感情上的失望但沒法放下受歡迎的光環那種痛苦演出來了;說到Kimchi一定要提演Admin的梁仲恆,應該有很多真心追星的會感同身受覺得痛,而梁仲恆的演出是讓人相信這個Admin只是真心想女神好,沒有非份之想;鍾雪瑩演的雞粉戲份極少,但每次都演得很到位,特別最後一集對況哥失望的戲份,太好了;反之黃溢濠,真的要注意咬字與懶音;而岑珈其的演出有點讓人失望:似乎他在這部劇集用上相同的表情語氣,就算每次要敷衍Kimchi都沒有變化。
戴玉麒與林熙彤的演出很有特色,林熙彤將那種綠茶婊好假的港女帶喜感的演到了;麥沛東太厲害了!他的演出值得一看再看!演修女的陳琬瑜是一大亮點,演修女字字珠璣很希形像化,到後來黑化想要成為業界更大的,每次出場也很有氣場。
我不相信一部劇集可以改變網絡風氣,或者讓網民有多一點內涵。對於任何在網上世界生活的朋友,其他人怎說,特別那些無頭像覺得自己點講都唔駛負責任的,別上心,網上世界擁有的Like / followers 任何一個post的Like & Share,除非你可以靠佢開飯,否則Who FXXKING Care?倒不如在現實世界活好自己的人生。
至於各位Youtuber / KOL,世界一直在變,網民的喜好在變,究竟你當初點解想做Youtuber / KOL,這個才是最最重要的原點。
《哪一天我們會紅》非常值得看,特別應該家長陪同子女睇一次,相信可以互相學習,增加交流。
期待第二季。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