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0日星期二

那一句說話

話說,香港最多娛樂雜誌,當中不少都喜歡玩一種叫『斷章取義』的報導方式,即是,拍照就裁到他們只想讀者以為見到的人,報導就將整篇訪問當中的一兩句可以讓人無限聯想的說話放大再放大做標題,有些有點道德的就會在內文交待前文後理,亦有一些就捉住那一句說話再大造文章。

見怪不怪的香港人,當中大有人在的相信這些創作文章,以致我最近發現有不少愛八卦的朋友被那些一望就知『唔係下嘛』的疑似爆炸性標題的假連結吸引然後面書戶口中招,就算不是,你身邊的同事總會有些只看八卦雜誌封面標題就以為是真理的人。


近日全城熱話就是豬狼之戰,雖然已經煩到大家未等到普選已經對政治有冷感,不過實在好睇過戲鑊鑊高潮。最新的當然是垂死者不顧身世爆大鑊指對方曾經在政府會議說過一些令人反感的說話。

不去理會誰人違反了什麼誰人說謊,單純從發放消息者的訊息出發,其實,我們接收到什麼?

有人很衝動的覺得,那位被指責者原來真面目是這樣的;有人聽完覺得:從政就是這樣的,見怪不怪;又有人覺得說過又如何?

將鏡頭返回我們的世界:有沒有試過有些同事煞有介是的跟你說一些是非,例如『喂我唔知啦,我果日好似聽到阿邊個咁咁咁講你壞話播』,故意不加意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穿你聽完之後想也不想就動怒了,於是,正中下懷。

其實冷靜想想,就算真的有人說了一句話,齋聽該句說話可能很負面,但有沒有想過:前文後理是什麼?對方在什麼情況說該句說話?他當時的語氣如何?

簡單如一句『我覺得佢麻麻』,若果之前是說『幾年前』,之後說『依家就完全唔同晒,我都好欣賞佢』,你說,整件事的效果差多遠?

所以,單純爆出一句說話,我聽到沒有太大反應,畢竟當時什麼情況在說什麼那句說話的目的與出處一概不知,我可以給什麼反應?我反而會覺得,放料者口口聲聲說是公眾利益,叫他多講前文後理就死不開口,在未有真憑實據與故事全相之前,我只會覺得他有心令部份只看頭條只聽片面之詞就信是事實全部的香港人對對手印象轉差,簡稱為,抹黑。

那場鬧劇結果如何根本不到我和你去管,我這文章目的只是:別那麼容易被人影響,別衝動,聽見一兩句說話也應該處變不驚,多去思巧,才下判斷。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