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1日星期六

懂不懂也看看:香港的免費藝術展覽

記得這次到台北剛巧跟已在北京定居的小學同學聚頭,大家談起中港台,其中一個共同的結論是:台灣人的文藝修養及氣息應該是三地中較好的。你或許不同意,反正我這樣想就是了。

在台北每次我都會找些展覽看,其實在香港,也有,也很多同樣是免費的。一直抱著「不懂不緊要,你看到感受到什麼就是什麼」的想法,人不應該只局限於傳媒給我們什麼,而應該自行去擴闊眼界。藝術沒有高低之分,看膠鴨可以很開心很快樂,同時看其他的,你或許有不同的思想衝擊。


正在西九舉行的M+ Inflation!展覽,報紙不停報導那些吹氣展品,並將之與膠鴨相比。或許不應作出比較,反正,你真正到現場看過,你覺得怎樣呢?
不過或許展品並不太能抵擋風吹雨打,於是,我那天去到是這樣的:
不打緊的:




我的感覺是:那件像便便的真的很像,特別是旁邊爆了的殘骸;乳豬呢?創意是有的,但美觀度欠奉,個人覺得,你一係要似,一係要Cult,依家似塑膠次貨就唔明想表達乜野;至於那隻倒插的蟑螂我是覺得很有型的,而那個反轉下身更正--特別是腿與腿之間的維港。

不少人在那麼不就腳的情況下也走去看看,我認為是好事--家長都不用明白是什麼,反正,讓子女看看這些有趣的,是不錯的決定。

至於另一個,就是在Artistree舉行的
Hong Kong Eye,香港當代藝術展。一直喜歡Artistree的展覽,這次是結集24位香港藝術創作者的作品。

當代藝術,其實明不明白不重要,反正你總會在當中找到香港的感覺與趣味:

黃照達先生的東東個人是蠻喜歡的,很有香港的感覺,同時又有幽默感。

他們應該是同系列的,後者更可以坐上去,然後不定期每隔十五至廿分鐘它就會:
我目擊一個洋人小朋友繼續坐著玩,另一次,一個本地小朋友被嚇到喊。
傾斜的的士!
這個我蠻喜歡的:以三段扶手梯的錄像,不同的速度與停頓,好像在不同時間與不同的人相遇。

經典電影場口,你認得嗎?





還有很多很多很多,只到這個月底,別錯過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