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3日星期六

創意與質素就是王道

電視精如我的,最近除了繼續看我的足球網球之外,與及一些日韓台劇,還有一些綜藝節目。別以為我只看非本地製作,我著重的,是那個節目好不好看,有不有趣。

最近常看的,有一直看的《煮角》,有最近又在翡翠台再看的《舌尖上的中國》,有《王子的約會》與及最近很火熱的《中國好聲音》。看過這些,我不知道本地製作同類節目的幕後人,有什麼領悟。


先說飲食節目吧!其實好吃的東西都是那些,就算有些新店子,你總不能以這些吸引觀眾一直看下去。就算用不同的菜式去介紹,有些東西來來去去都是知道的已介紹過的,又怎樣可以做出一個與別不同並非流水作業式的飲食節目呢?

我們知道有些節目以名人作主打可以找到一定的收視點,但是,蔡瀾的節目也非個個受歡迎。這告訴我們,沒有一條永遠不敗的方程式。當然,若果你成功留住一群支持者,他們習慣你的模式,而你又保持風格之餘水準也沒有大變,這也可以長做長有,如台灣的《食尚玩家》。

那麼一個新的節目如何突圍呢?《舌尖上的中國》取材的是中國地大脈博的食物之源,這很多節目也有做,但她用的角度,沒有主持,從每個當地的平凡人出發,以他們的角度介紹如何辛勞的出產每種食材。這樣的角度,觀眾對於食材的產生有更深刻的了解--原來他們要那麼辛苦去工作,原來有些地方所吃的是如此發掘出來。一樣食材與另一食材之間的關係,就算編導如何安排,配以旁白沒有過份感性化的介紹,還有高質的拍攝與剪接,於是,這個飲食節目不是只聽到主持人說好吃,而是有山有水有血有淚的,最喜歡每一集最後都有被訪者真誠的笑容,感覺很溫暖。

Now的《煮角》已經拍了很多集,我的確喜歡看的。以前都提過,他們以拍廣告的手法來拍飲食節目,畫面鏡頭角度通通靚而與別不同,這方面已贏了很多其他的同類本土節目。每集以一種題目出發,而固定的六七位主持人物性格已經是觀眾熟悉的,最重要是他們當中主力的好幾個都的確有料到,觀眾絕對看得出。由於廚師之間已經建立默契,而且他們越做越自然,在煮每一個菜之時多數都有兩位廚師同場,那個感覺就像朋友聚頭又像互相觀摩,感覺跟其他節目又不同了。所以,當節目模式成形,觀眾喜歡,每集找來不同的街外廚師煮一個菜,就算那一集水準並不出色,由於有其他主持在,整件事救得了的。當然,他們辦的《小煮角》也很好看,是的,不是原創,但他們認真的做,觀眾會看得開心的。

創意是重要的,取材是重要的,如何Present也是重要的,參考過後是否是但做或是努力做到最好也是重要的。

說到歌唱選秀節目,已經做到爛了,為何《中國好聲音》那麼爆呢?我只看了幾集,有好幾個參賽者甚至在其他選秀節目也見過的,但好看的是,他們拿了幾個重點去做:首先,評判要背著表演者只聽聲音而看著現場觀眾的反應去決定選不選一個參賽者,這是真正的以歌聲決定好壞的第一步;另外,每個參賽者的小故事也有著墨,還找來他們的家人朋友到後台看著,很早就混入一點素人追夢的元素,這是很多觀眾喜歡的;更有趣的是多於一位評判選你,最後是參賽者決定加入哪一隊,這也是這類選秀節目未見過的角度與玩法。新鮮感來了,好像很公平公正,而且很快就讓你了解某些參賽者的背後小故事,你有興趣,就會追看。

雖然我懷疑評判是不是那麼易落淚,雖然我讀過有關那些背境未必全是事實:你別想太多了,這只是一個電視台節目,唱得好的有得繼續唱下去,又有追看性,就夠了。

你們又不是不明白,若果做紅了,可能很快又不能繼續做。

最後說到《王子的約會》,這嘛,肯定不是原創,憑我印象也記得國內早有《非誠勿擾》,但台灣這個,又是做得認真,而且在場的女生敢問敢表達個人想法,這是最好看的;另外,不是男揀女,而且女也可以揀男,這個是雙向公平的。然後呢,從單靠外表到慢慢聽這人的介紹再加上其他人的推薦,看到為何女生選擇不去馬是很好玩的:原來台灣女生的愛情觀是這樣的。當然,每集介紹之前成功約會的發展,是一定要的。

我發現他們的討論區也很有趣,因為那些上過節目的男生,無論成功配對與否,也有人希望認識。這就是真正的利用不同平台繼續節目的話題性,而不是是是但但來個投票就算。

我想,香港要做到這個很難:你叫香港的女生玩認真與真性情嗎?嗯,個人覺得,並不可行啊。

告誡那些電視台幕後製作人:願意認真製作用創意用質素去吸引觀眾是重要的,別以為從外國看到什麼就搬什麼回香港就行,觀眾現在很精明的,那些不用腦不轉台的會越來越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