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前讀場刊,有趣的是,場刊沒有故事大綱,沒有角色簡介。反而是介紹了愛爾蘭與英格蘭的舊仇,介紹了麗南是一個怎樣的地方,讀畢,對於他們選了Martin McDonagh這個劇目來演,完全是為每一個入場觀看的真香港人,上了重要的一課。
簡介一下:愛爾蘭十七世紀版英格蘭統治,英格蘭在現時的北愛發動移民發展計劃,迫使大量愛爾蘭人離開。當時的愛爾蘭人發動暴力抗爭,上千英格蘭移民被殺,英軍後來進駐進行殘暴鎮壓,到了十九世紀初,當時的英格蘭政權對愛爾蘭人作出高壓統治,禁止愛爾蘭人用母語而用英語,之後的愛爾蘭立國脫離英格蘭,而北部的北愛約續由英國行使主權,從此長期陷入抗爭,英國在七十年代採取高壓暴力鎮壓,軍警濫暴,射殺手無寸鐵的示威者,政府包庇暴行。直至1998年英國與北愛簽定Good Friday Agreement,同意北愛自祖自治政府,並獨立調查警隊重整警隊。
至於這劇,一個場景,四個演員:葉德嫻演的Mag是蘇玉華演的Maureen的母親,他有三名女兒,只有最年幼的Maureen沒有結婚一直留在麗南這個位於愛爾蘭西邊的小村落照顧年老的Mag,因為結了婚的離開,有能力的跑去英格蘭打工甚至移民美國。我們從舞台劇開始,覺得Mag很挑剔,而年過四十的Maureen好像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之下與這位母親獨對。
直至Maureen知道從小認識在英國打工的Pato(潘燦良)會回來麗南參加親戚移民美國的歡送會而被邀請出席,Mag從中阻撓Maureen知道不希望他出席,Maureen剛好遇到Pato派來送消息的姪兒Ray(凌文龍)才沒有錯過。觀眾那時開始奇怪,Mag口口聲聲說不想Maureen跟男人搭上,似是封閉古板的母親,後來Maureen與Pato在歡送會後打得火熱,Mag竟然卑鄙到向Pato透露Maureen曾經在英國入住精神病院的黑歷史,為求令兩人不會相愛的時候,我的感覺是:Mag是非常自私的不希望Maureen這個免費私家看護會離開。
Maureen以為Pato介意,覺得這段戀情已經死去,而Pato其實沒有介意,反而寫了封信希望Maureen跟他一起到美國重新出發。他深知Mag一定會從中作梗,於是拜托Ray一定要親手將信交給Maureen。可惜這個熱血抗爭的年輕人同時欠缺耐性與太容易被Mag家中播放的澳洲肥皂劇吸引,成功被Mag騙到信件。
本來Maureen一直蒙在鼓裡,以為Pato回來開歡送會也不會出席,因為覺得Pato嫌棄自己。不過Mag這個廢老就是在跟Maureen聊起Pato時說漏了咀,讓Maureen知道Mag偷偷將Pato的信燒掉,阻止他知道Pato其實對他還有愛想邀請他離開。怒火中燒的他,將Mag殺死,趕往跟Pato會合。
滿以為他成功了,我們看著他沒有被發現殺害母親,並完成母親的喪事,滿心期待的執拾行李準備去找Pato,最後才從Ray口中得知根本沒有此事:那一晚,Maureen沒有趕上,而失望的Pato,最後跟別人訂婚了。
這是個長期照顧長者的大齡單身女悲哀的愛情故事嗎?是,不過當中的寓意應該不止,Maureen就像被英格蘭統治下的愛爾蘭,沒有自由,想獨立也被不斷的阻撓,本來沒有任何外力吸引的還是會認命繼續被統治下去,直到知道外面的美好,覺得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卻被一次又一次的破壞,潛藏以久的不滿一下子爆發,就像Maureen那一刻的怒火中燒。
由於場景只有Mag與Maureen的家,幾位演員的演出與相互的火花就非常重要。初踏台板的Deanie姐真的很厲害,將Mag本來看來只是個固執囉唆的老人家到後來詭計多端最後怕死求饒都演得絲絲入扣,而蘇玉華當然沒有被比下去,開首跟母親的句句針鋒相對但還有點愛,到遇上Pato初嚐愛火的滋味春情爆發,愛情沒有了的失落卻要在母親面前硬撐是對方不適合自己,然後知道母親背後所作的破壞而狂性大發,到最後原來得到錯過愛情卻活在幻想當中的悲哀,難不到他,而他跟Deanie姐的互動,太好看。
至於兩位男角,其實Pato戲份不多,但很重要。或許由於潘燦良跟蘇玉華是情侶,兩人的親熱戲份專業自然也讓保守的觀眾看得理所當然,而在劇的下半部讀出寫給Maureen的信那段獨腳戲,他也能夠令觀眾身同感受;凌文龍呢?本以為這是一個穿插當中的角色,但他跟Mag的主要兩段戲很好玩,而且當中提到要與警察對抗的對白也讓觀眾拍爛手掌。
看畢,太精彩,讚嘆幾位演員的出色演出,改編導演的功力深厚,同時想到香港:希望香港沒有落得像Maureen的結局,能夠看到黎明與出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