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星期六

花生騷背後《我和Dior的華麗邂逅》

我對時裝沒有概念,大概亦沒有什麼時裝觸覺,當然對於名牌更不懂得。對於花生騷,我想到的,應該只有看SATC時那些,還有之前看First Class 2的認知。

一個對時裝沒有認識的人,陪一位在時裝界工作的朋友,去看這一部《
我和Dior的華麗邂逅(Dior & I)》,我倒覺得不錯,而當然,朋友看到的,跟我是完完全全不一樣。





這是一部Documentary:話說品牌Christian Dior於三年前聘請Raf Simons擔任女裝的Creative Director,根據我朋友表示,之前的John Galliano跟CD不歡而散(哈我有聽過這個名啊),而Raf,之前是德國男裝品牌Jil Sander的創作總監,他在片中也有提及,自己被視為簡約設計主義者,有人因此質疑他跟CD好像格格不入。

他上任後的首個大Project,就是用八星期時間推出他設計的五十四件女裝高訂製服的Haute Couture騷,而通常,需要四至六個月時間籌備的。

到職,跟全世界打招呼,之後就開始為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工作。我們在過程當中看見Raf拜訪CD的故居,看見他很快就跟縫紉師有點衛突--我們就在電影看見這個名牌的縫紉工場是如何的,裡面高手如雲,閒閒地做幾十年,而他們日常的工作就是替客人製作訂造服裝--當豪客一年花三十五萬歐羅,這是生意啊!這班縫紉師也要照顧米飯班主的。於是,當這位新任創作總監要趕工,而他原來不懂畫圖只是將創作意念告訴班底及工坊的人,自然要磨合了。

老老實實,你是總監又如何,你急你事,你的第一炮要成功是你緊張,你若果令這班神手不跟你配合,先死一半。所以,Raf的得力助手Pieter就是當中的重要功臣:他外交手段高,幫助Raf跟所有人攪好關係,默默在背後發功。當Raf緊張每一件事想法天馬行空,如何將之實現,Pieter與工作坊的高手功勞最大。

導演在紀錄過程,我喜歡他將Christian Dior的自傳中相關的經歷以獨白及舊片段形式穿插,彷彿我們陪伴著Raf走過這個神奇之旅之餘,也對照當年大師的想法如何。

我從電影認識時裝騷原來是這樣籌備的,而當中最最佩服的,是工作坊這班縫紉師是如何鬼斧神功,設計師想怎樣,就要用最短時間配合完成,厲害厲害!

對於Raf,我想大家跟我一樣,最深印象肯定是開騷前他喝著Zero抽著煙哭了出來--當中的壓力,真的非筆物能形容的。我想,縱使你對自己幾有信心去擔當這個在時裝界顯微鏡之下監察著的崗位,實質處理到完成處女作的壓力,就是他最後哭了出來的原因。

電影看畢,我很喜歡的,因為除了認識花生騷如何育成,電影也拍得緊張流暢,當中的衣服也漂亮。至於我朋友,他表示John Galliano的好玩得多,Alexander McQueen未死肯定未到Raf Simons,而Raf的設計還可以啦。

我都說了,我不懂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