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星期三

畢竟也是人

有關陳奕迅,特別是他於一月一日會展的表現,很多人都寫了很多不同的東西,而很有趣的,很多人替他解釋,甚至推測什麼什麼。我從他首張唱片聽到今時今日,對於那一晚,也想說點東西。

其實,時間應該推前一點:在梅艷芳十年思念音樂會,他唱胭脂扣,不知是Key定得太低還是怎樣,他的演繹可以說是水準以下,而且沒有神采。不過那晚他只唱了一首歌,沒有什麼說話的機會,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有什麼不適,但那一晚,他沒有唱好,是事實。


到了叱吒,我從第一首他唱的歌,到後來再上台唱另一首跟MastaMic合作的,到最後開著手機跟歌詞,我想不單止傻眼,而是很失望。當晚一如以往,我也跟一些常聽流行曲的朋友邊看邊在網上聊,當時已有人替他解圍,不過,我認為,作為一位歌手,上台唱出別人的作品,不是有病的話,這樣不專業的表現,是很要不得的。

然後,從電視錄播,看到他整晚黑口黑面,除了第一個獎上台配合商台DJ大部份不知所謂的爛Gag而有點笑容,之後無論拿獎說感受,其實有點惹人反感的。

我一直在想:他今時今日,根本不稀罕這些獎項,同時亦不用介意什麼流行榜冠軍。因此,我其實不明白,若果他真的不想出席這些頒獎禮,大可不到場,為何一次又一次就範呢?就像去年,他一早說了要跟家人旅行,最後還是乖乖出現了。那時我的感覺是:有這必要嗎?到今時今日,他有自己的製作公司,唱片公司的關係應該只是發行。現時陳奕迅出碟大家聽也沒聽過就買的依然大有人在,銷量從來不是他擔心的事,況且,像去年香港樂壇大部份歌手處於冬眠期,而展望將來陳奕迅的位置都不會有什麼大改變,就算他真的宣佈不拿獎,電台的流行榜可以不會再力谷,但歌一樣會播--只要他的作品依然有水準就夠了。

想到這裡,我想起他那天說的巡唱歌手。他拍戲不多,唱片養不了家人,最賺錢的肯定就是開演唱會。陳奕迅這幾年差不多不停的在世界巡迴,錢肯定賺到不少,問題是,真的要賺那麼多嗎?

這不其然想到他的太座,但不推測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愛一個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兩個人成了夫婦那份包容就要更大。

我想到張學友:他沒有刻意宣佈不拿獎,但漸漸放慢腳步,無論在出唱片或者開演唱會都一樣。同時間他享受家庭生活,這是早幾年他沒有辦法參與的一塊。當然,要不是雷曼事件,我們或者這幾年會更少看見張學友的出現。

賺不賺得夠,夠不夠用,這沒有標準的。

我又想到,跟陳奕迅用同一經理人的,王菲。她走紅了之後,慢慢將個人性格與想法表露無遺,不再那麼願意配合娛樂圈的玩法,唱片照出,宣傳不多,同樣受歡迎。

香港人對陳奕迅的包容性很強,知道他唱得好,愛聽他的歌,接及他有時失態,接受他的長篇大論。既然如此,那麼陳奕迅為何不可以再放開點,幹自己最想幹的,尋回最愛唱歌的那份熱誠呢?其實他很有條件過著周潤發式的生活:天皇巨星一樣搭地鐵吃茶餐廳,當然親民那一塊未必一樣,想如何過生活,他比更多藝人有條件去選擇。

我當然不會因為這一晚的不專業演出而不再聽陳奕迅,不過我希望那個充滿能量很單純地愛音樂的他可以回來:這才是我最喜歡的陳奕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