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0日星期一

滿滿的回憶:再見吃什麼

我很喜愛的台灣小店吃什麼,在上星期六,劃完了句號。或許很多朋友都知道,我跟這店,與及兩位老闆娘,認識很多了,更是好朋友。知道這個消息之時正準備出差工作,回來之後,立即找時間探坊,然後星期五帶姪女們去吃(她們是Fans,而身在澳洲的弟弟與姪兒也是,不過沒辦法帶給他們吃,吃罷買外送讓她們帶回去給要上班的爸媽吃(也是Fans)。由於星期五晚人山人海,而我們點的,姪女們都很湧躍的吃掉,在星期六下午,我再去一次,點了個滷肉拌麵,靜靜的坐著,也遇到朋友到來。店當然人坐滿了,也有專誠來替他們拍照的朋友,更有很多特意來探望的,好不熱鬧。

原來,我是2016年初在水街還叫「請坐」第一次幫襯她們的。其實呢,第一次食果晚,係返爸媽屋企食飯,果晚飯菜一般,然後回家途中,口痕,咁就第一次食,一食愛上。

幫襯過好多次,帶埋中學師弟同事去食,無耐就知道佢地要搬,因為現址實在不方便招待客人,要上閣樓,但其實,我幾鍾意果陣上閣樓食,作為一個由細讀書蒲第三街大嘅我,當時於閣樓用餐,好似去咗外地咁,好舒服。

同年年底,請坐搬到英華臺。西營盤大嘅我,對於英華臺,非常陌生,要不是請坐搬到去,睇怕應該無乜機會去。

由於口碑再度,再加上不同飲食雜誌媒體介紹,不消一年,被米芝蓮點燈了。那個一周年的晚宴,我也有幸出席。

喜歡那時的店,放了不同的畫作,一家有藝術氛圍但依然每次去到有家的感覺的台灣菜小店,獨一無二。食物質素是最重要的,而人情味,一直都是這家店最最最讓人喜歡的地方之一。

每次去到G&T都會問:「Alex夠不夠?要不要添湯添麵?」又或者失驚無神再送上食物,2017年小弟仲未乖乖開始健身,有得食,搏命食,最重要係好好食。好食,多人排隊,做到無停手,同時惹來其他同行攻擊,都沒什麼,只是那些卑鄙的商人最後露出狐狸尾巴,要將她們的心血一手搶去。

這件事對於兩人與及上了軌道的新店很大打擊,特別是精神上的,但患難見真情,很多跟他們已經不是食客關係的朋友,網上的朋友,飲食界媒體空群而出,叫大家認清事實,別讓奸商得逞。

2018年八月,事過境遷,他們重新出發,用上「吃什麼What to eat」這新名字於中環大館對面開店。
G&T都是好人,所以有很多人幫忙,重新出發這一幅由一位不當建築師跑去當藝術家的朋友免費為他們畫的,左右是兩人的家庭,中間是這些年來幫過他們的你我他,畫進去了。很有意思,亦很有紀念價值。

她們是好人,我常常跟她們說,你們太好人太易相信人,怕她們被騙。自從她們搬了之後,一個月我總有一個周末下午會到她們的店,坐坐聊聊,很高興的。有一次她們很高興的告訴我接了一單大生意,但我越聽越覺得奇怪,於是跟那位「大客」講電話,再用我工作上的Risk mindset叫他們先確認,幸好,幫助她們避過被騙。

當然我也繼續光顧,有時帶不同的親戚朋友去,有時跟家人去。每次跟家人去,她們有時送上很多很多食物,有時不肯收錢,爸爸說,再這樣就別去,不可以這樣啊!

所以,跟G&T,是朋友,很多時會聊到生活上其他的事,能夠成為傾訴者,或者可以給一點意見,也會。

2018年那時,知道這份租約是六年。

作為朋友,作為很愛她們食物的顧客,不捨是一定的。只不過,我也很明白,人生到了某個階段,總會有著不同的想法,所以,在這個時候作結,對於她們是最適合的安排。

今天在臉書看到拆走原有裝修的片段,我沒有點進去看了,有點傷感。但人在人情在,我跟G&T還是朋友,也祝福她們,好好休養生息,走之後想走的路。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