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試過幾次外遊住在朋友家,對上一次是零九年在北京,然後是今次在多倫多。本身是一個不喜歡麻煩別人的人,而旅行其實住酒店比較方便,選在同學家留宿,除了真的很相熟之外,當然是相信同學家人不會介意(這個我大致上都沒有被同學的太座們討厭過吧)。
在別人家暫住,當然會聊天,除了跟同學的子女們有互動(或者有時會陪他們玩)之外,也會跟同學的太座有聊天的機會。聊天,當然不是指那些很客套的話,而是太太們有時候會告訴我有關同學的一些事,例如到北京那次,同學太太表示很高興我來了,可以跟同學好好聊一下,因為同學並不多傾訴的對象。
這次來到多倫多,雖然沒有跟同學太太聊很多,但他也會說笑地投訴同學夜睡呀咳漱仍然喝冷的飲料之類,我當然會盡老同學的身份開口幫幫忙。同樣地,我也有機會跟同學聊很多工作上的事,縱使不屬同行,但總有些意見可以幫上,正如同學說,這個年紀難得有可以講正經事又可以玩的朋友是要好好珍惜,因為工作到了某個level,很多事情不可以隨便跟同事說,這就是職場上的另類孤寂。
那麼我這個題目想寫什麼呢?
第一次到多倫多,很多朋友早在出發前跟我說過,多倫多很悶沒有什麼好玩的。這四天之後,感受是這裡很適合退休,這裡不懂駕車猶如handicapped,這裡生活節奏比較慢,在香港人眼中,生活平淡,就是悶。
我看見同學的兩位女兒,他們沒有沉迷手機電腦,他們放學後玩的都是簡單的東西,彈彈琴學習跳舞做功課,他們示範學校流行的疊膠杯雜耍,很有趣。同學太太說這很無聊,我便說:「潮流一過就不玩了,這可以訓練他們的恆心和專注力啊。」
而有一個畫面,讓我想寫這文章:有天下午我小睡後回到客廳,看見同學一家坐在梳化上,看著電視聊著天。很簡單的日常,但我看到的,是在這一個生活簡單慢慢的國度,他們適應了,融入了這個世界。
丈夫努力工作,太太持家教導女兒,不用上班的其實也很忙,但夫妻二人合作,晚上教導女兒做功課,看看電視,十點多女兒們睡覺。有時丈夫會看電視看得夜一點,太太差不多就會到客廳提醒丈夫去睡,日子,就這樣過。
星期日早上跟同學到聖堂參與主日彌撒,同學表示這個聖堂的主日彌撒有很多信眾,的確,信眾很多,而且很投入。我在想,香港人生活多姿多采,自然對於信仰的投入不夠,容易分心,相反在多倫多,生活簡單,習慣慢活,可以分給天主的時間就多了。
這次跟接近廿年沒見面的大學師弟聚頭,談起他的生活,也是這樣,生活簡單,閒來跑跑步,熱心投入宗教生活,享受天倫之樂。
我想,平淡的日子,有著那個你陪同,一切都很足夠了。
祝願我的朋友們繼續在平淡中快樂下去。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