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海,通常都會預早約這邊的朋友吃飯。除了朋友,上海也有好些同學師弟,去年第一次到上海就跟兩位吃過飯,今次也有約,聯絡的是一位小一跟我同班,中一跟我同班,中六中七也跟我同班的同學。
他在微訊告訴我,這次會有十多人吃飯,我相信應該會認識一些其他中學師兄弟。我到達時,看見幾位在派片,我沒有帶卡片所以只有自我介紹。原來這晚來的,都是在上海工作好些更是落地生根的。
我必須坦白的告訴你們:我是蠻怕出席類似的飯局:我不大喜歡在一個飯局認識一大班人,而且,我擔心的是:他們都已經跟中國不可分割,我怕聽到那些關於香港離地冷血的言論,吃什麼也從背脊骨落,雖然,我肯定不會當場反檯或者反駁的,這是基本禮貌。
可幸這晚沒有聽到類似的,不過,這不是一頓讓我吃得很開懷的飯局。其實也是預計之內,畢竟年紀相差都有點遠(有些是七幾年中學畢業,我跟兩位同學及好些是九幾年畢業),而且就算大家都是從慈幼會中學畢業,又不是全都是聖記的,其實要聊起來也有點困難。
但我非常明白他們會喜歡這樣聚頭:當中想法有兩種,一種是較年長的,他們很珍惜同學,很珍惜來自香港的還要都是教會學校出身的,所以這種聚頭或者聯繫是很珍貴的。我們這一輩的,當然有些也是很愛學校的,但不能否認有些是覺得識人好過識字,特別是這些在各個範疇都有成就的師兄,認識認識,總有好處的。
所以,這餐飯,他們選了廣東菜館(這應該是最貼近香港的菜式又可以熱鬧坐得舒舒服服),十二個人點了十八道菜,而且還有師兄們帶來很高級的紅酒。
然後,他們逐一自我介紹:我叫XXX,哪間學校哪年畢業,重點都是講講他們為什麼會在上海,什麼時候開始在國內工作,為何還在國內生活。
我這個只是來出差的人,其實是有點格格不入的。不過當時心想,既然出席了,就要投入,雖我不會無聊附和陪笑,但我提醒自己,永遠能夠從不同的人身上的故事學多一點點,知多一點點。
於是,知道了原來好幾個都是因為認識了來自上海的女友(後來變成老婆)然後將工作基地轉移到上海,當然各人的故事有所不同,不過,能跟一個地方結緣總有原因。
他們當中有位三十年前開始在國內工作,最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至退休的。他非常坦白的表示,不是沒有想過回香港,但所有物業都賣了,而且,應該回不去了;而且他也說了,對於國內的醫療沒信心,所以仍然保持加拿大籍及香港身份,稅就照交,有什麼事知道應該往哪,而他的孩子們,都有加拿大籍的。
也有師兄講述自己的事業發展,然後到了某個點,突然不想工作就退下來,現在擔任顧問工作,可以好好控制自己的時間與生活。
而當中有一位,從年輕時從事電子工程,然後被投資銀行出雙倍人工邀請他加入,因為他擁有當時香港很多人沒有的工作知識與經驗,到後來因緣際會有人邀請他去教導別人談判技巧,繼而他看準了Coaching的發展潛力,再去進修,現在就成為國內Coaching的專家,被他教導的人有很多,當中更多是高層高幹--因為他們沒有人指出自己的問題與缺點,需要這類Coaching去讓自己改進進步。
我從這位師兄的經歷與發展看到一些未來的發展可能性:現時的工作當然有發展空間,但也可以看遠一點,是不是能夠為自己發掘更多的機會與發展空間呢?
我不知其他第一次參加這種飯局的師兄弟有什麼感想,我相信有些同學也在出席者當中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人脈,對於事業發展是有幫助的。
這晚的廣東菜是蠻好吃的,而且沒有什麼味精,十二人又有羊架又有鮑魚又有筍殼都係位位二百人仔,香港,食唔到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