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上海的印象,或者我以前都寫過了:那一年到北京,遇上的好幾個北京人都跟我說:上海人很高傲很不友善而且對香港更看不起,因為他們覺得上海是中國第一的。那麼,我這次出差遇上的人和事,又是怎樣呢?
首先,我遇上的無論是同事或者其他人都是友善的,沒有當年他們所指:「你別想在上海街上問路會有人答你。」的情況,或許這次是出差,到的地方吃的東西都比較離地,根本沒有好好認識這個城市吧。
當然,在聊天的時候,作為一個香港人而且還會在某些價值觀甚至看法有很大差異的情況下,我是比較小心的,特別是與同事的閒聊。我記得有一頓午餐,他們在說起特朗普最近對於中台的高論時,我是寧願不說話多吃點東西——畢竟不能太過表明我很愛台灣的吧哈哈哈。
所以,我出發前對於是次旅程沒有很大期望,還有在臨出發前幾小時才發現,原來香港的Uber不能在國內使用!於是就用上被通知飛機要延遲的時間(我知我知,常態),上網了解一下遊客可以怎樣叫車,結果是沒有辦法的,因為無論國內的Uber與其他同類app,一定要有國內的手提號碼,還要有銀聯卡或者支付寶,否則,你只可以搭的士。那麼的士是不是只收現金呢?大部份都是,有某種起標較貴的,好像可以收信用卡。
的士都有導航的,不過你覺得他們一定能夠將你載到目的地嗎?不是的。第一個工作天我要到公司的倉庫,酒店員工幫我找了部的士,司機表示不懂去(!!!)幸好,酒店職員很好,幫我用他的Uber叫車,告知我預計車費,我先付他就好了,後來他將收據用電郵寄我,知道他多付了幾元,就算他說不用給他,我也堅持要還他;另一晚,跟同事到黃埔區吃晚飯,以為酒店告訴司機我們要去哪應該沒問題,怎知那個爆趣的司機到了某個地方表示:我找不到,這邊好像沒有餐廳,你們下車吧。幸好,公司的Roaming還可以讓我好好的用Google Map,雖然定位功能不會很準,但我也很快找到餐廳了。
說到Roaming,我這個極少到國內的港燦,下飛機後用Roaming能夠上面書上到自己的blog以為是什麼新發現,但原來Roaming是可以,但當我到了酒店,駁上他們的Wifi,就重投國內的網絡自由世界,不過我告訴你,他們不知是怎樣filter的,我的手機會收到面書/Line等等有訊息等等,但按下去又連不上,這才是最頂癮的地方。
好了,到國內,我曾經以為我可以只用What's app而不用WeChat,但當我跟主要對口同事在出發前問「Do You Use What's app」而他解讀成「你問哪個app(What's app)」的時候,我知道我只能投降安裝WeChat——在公司的手機。畢竟,我真的不像他們,已經完全習慣私人資料是可以隨時被人拿到的,例如他們表示到了醫院看病第二天就收到一些醫療的推廣訊息,他們習以為常,他們覺得沒什麼。所以他們可以活得很自在,很自然的用WeChat付錢過數。
我還跟兩個同學見面,一個是同屆的一個是師弟,他們都在上海工作很久而且家庭都在那邊。跟他們吃飯聊起這個政府聊起香港,他們也沒有被同化,也是一樣有意見有交流,但是他們也明白一些在這裡工作要注意的是跟從的,例如一年一度跟黨政機關見面吃飯,問什麼也是一早定下的,你別想問一些沒有被通知的東西,就當好好吃個飯就是了。所以,他們習慣了國內的生活,但內心還是一個香港人而已——雖然,他們都很自動波用WeChat過數,但他們一樣會用VPN看他們想看的東西。
最後想講的是星期五下午有朋友帶我到外灘走走,然後沿南京東路行經遊客必到(他表示)的步行街。行了不久已經有位阿姨無啦啦過來問「今晚要不要玩」然後朋友解讀是你要不要找個人陪你開心一晚,之後,朋友去洗手間,我一個人在等他,有兩個女人過來向我問路,我表示我不是上海人我是香港人,然後她越問越奇怪:「你是香港人過來做什麼?你在等人嗎?」之類之類,我當然開始自動彈開,我相信跟最初遇上的阿姨是相同性質的東西。
我也有看見一些男的失驚無神向女士兜搭,我問朋友他們想怎樣,他表示都是那些「你很上鏡應該可以當明星」之類的騙局。那一刻我覺得,嗯,很Retro的騙局。
還有一件事,有一天在辦公室工作,當地同事應該是收到疑似詐騙電話,叫他一定要到哪裡哪裡見面因為他的家發生什麼什麼,那位同事又很有趣的跟他聊了一會兒,叫那人說出家的地址還有其他私人資料我才相信你等等。他掛線後,我表示香港也有很多,他也很明白的。我只不過不知道,原來同一手法,在上海也一樣出現而已。
送上外灘拍下的一張照片,之後寫食,你們應該會關注多一點。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