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星期三

太多溝通的方式

早陣子祖母仙遊,我在面書貼出一張我跟祖母的合照,並略略交待祖母離世一事。朋友們有的留言,內容都是那些,是心領的;有的朋友選擇用Messanger、what's app或者其他通訊工具向我問候,有些更表示有什麼需要可以開口等等,大家都對我很好。

貼出來的另一目的,是希望告知部份親戚這件事,因為相信爸爸媽媽未必能夠一一通知。於是,有好些親戚看到了,就主動找爸媽問候,他們當然是打電話啦。爸媽都是之後告訴我,有些長輩看見我的貼文,知道此事,就找他們了。

相比沒有互聯網的年代,人與人的溝通,簡單多了:想見面的就見面,不能見面的就打個電話,不在同一國家的就用書信。有時不想說話了,不想見面了,住在附近也選擇用書信來表達,又或者,書信與文字,更能將那些想說的話,好好表達出來。

當科技發達了,我們追求的,除了是更快地傳達訊息之外,還希望是一字不漏,確保對方收到,而且要知道對方是否收到。

然後,傳呼機出現了,我們可以留一段說話,或者用一些代碼代表一些日常用語。其實那個年代,我們有些難於啟齒的說話,不能直接跟對方說的,反而可以向一個陌生人——Call台的接線生說出來,要幾肉麻也有,要幾不顧面子也可。

慢慢有了電郵,電話可以留言,不用經第三者了,可以直接將一段說話留給對方,真的一字不漏,語氣都能表達了。不過,我們還是沒有辦法確認別人是否收到,於是,單方面發出訊息,乾著急,只有等著回應。同樣地,連說出口都不敢,就用文字吧,將一封情信或者道歉或者解釋的千字文用上好幾個短訊的Quota去傳達,試過嗎?收過嗎?

不過還是沒有辦法確認對方收到了,總欠缺什麼。

於是,科技再發展了,各式各樣的通訊工具,大都可以確認對方讀了沒有,何時讀的,在不在線等等。就因為這樣,大家越來越沒有耐性,更加忘記了,期待的感覺,等待的美麗。

當我們可以跟其他人溝通的方式方法越來越多,似乎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善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在不同的情況之下用上最適當的溝通方法。

例如,我都有說過了,有人用What's app與一家表示會聘用他的公司表達不會來上班的訊息,無論是什麼職級的,這也是很可笑的行為。例如,現在很多人都忘記了不斷的錄口訊倒不如打電話好好談更直接方便,樂於將那個幾千元的手提電話變成對講機。

相反來說,工作上跟人談過電話,就當一切作實,不用文字作記錄,蝕底的永遠是自己;又或者,明知對方在上班,有很簡單的事想通知對方,想也不想就打電話給對方,而不善用文字通訊方法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方便自己,沒有去想適當不適當適合不適合。

若果面書通知我有位朋友生日,若果不算太熟但又覺得應該祝賀,我會在面書留個祝福;熟一些的,我會發短訊,不會很行貨的寫生日快樂;更熟的,當然要約出來見個面吃個飯吧。

是啊,面對面溝通才是最傳神最好的方法啊。只不過不能面對面,也可以用Video call,隔膜也算較少吧!

有時面對有些人選擇的溝通方式你真的會不明所以:例如坐在我旁邊的同事,可以有事想找我聊是先用電腦問我能否講電話,再打給我。其實只要將人向右轉九十度,就可以望見我,開句聲,再做個手勢,你想講電話當然沒問題吧。

希望大家在選擇不同情況不同需要跟不同的人溝通同時,可以好好想清楚才用,因為原來現在要找一個make sense的員工,是很不容易的。

1 則留言:

  1. 有次打電話給一個朋友,她接線後很奇怪問什麼事?我告訴她想起她想問候一下近况,她回應"係咁咋",何時起打電話變得唐突了😕

    回覆刪除